2015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在投资需求和外部需求增速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稳定作用。消费需求不仅对GDP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而且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消费需求具备了稳定增长的基础,必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一、居民就业、收入增长前景可期,夯实消费基础
尽管目前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就业增长仍具有稳定前景,原因有二。一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加上三产较二产更强的就业拉动效应能够在GDP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带动同样、甚至更多就业。二是“互联网+”与创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为城市、乡村的创业者创造了更为便捷、良好的市场环境,灵活就业规模不断增长。
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居民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一是随着资本、劳动力要素相对丰裕度的转换,劳动力报酬份额呈现上升趋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向居民部门倾斜。二是随着改革推进,城乡割裂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归一,劳动报酬差异逐步缩小,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具有追赶效应,增速相对更快。这两方面因素从根本上打下了保证居民消费平稳增长、特别是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的坚实基础。
二、社会保障托底力度不断增强,减少消费顾虑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社会问题矛盾将呈现多发态势,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改革冲击的缓冲垫、隔离墙。近期,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迅速推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国统筹成为主基调,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增强保障托底力度成为主要目标。这将逐步降低居民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减少消费顾虑,增强消费意愿,从根本上,进一步解除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枷锁桎梏。
三、互联网+传统产业变革不断推进,优化消费环境
当下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互联网+传统产业必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变化最迅速的部分。“互联网+”的核心要义在产业互联,互联网+传统产业就是要从产业互联入手,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实现线上、线下供应链的革命,更要实现整个服务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的出现对消费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于:一是提高了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特别是提高了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区的效率,极大提高了居民消费的便捷程度;二是通过产业服务变革,极大改善了消费环境,激发了之前由于消费环境欠佳而不能释放的消费潜力。未来,商品零售的O2O、批发贸易的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场景下的服务消费这三大趋势将成为我国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助推器。
四、消费品生产升级创新步伐加快,助推消费升级
过去几年,我国消费领域的突出矛盾在于中高端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出现错位。供给过剩表现在同质、低水平生产能力的过剩,而对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新产品却开发不力。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推开,市场机制受到政策干预的现象逐步减少,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渠道能够充分的通过竞争市场和价格信息传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处于导入期和旺盛期的消费品成为企业生产的新热点。有理由相信,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我国消费品生产水平将能够更好的迎合消费者更新、更个性化的需求,推动整个消费结构升级换代。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后,消费需求日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国消费市场还具有巨大的、充足的开发空间,居民消费还有十分可观的增长前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内生动力。
传承 赋新 守正 开拓——牛山孙氏甲辰清2024-04-09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新闻报》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